在广工上课能点亮多少“技能树”?
2025-02-25 00:25:16
珠江潮涌催奋进,云山叠翠启新章。在全国教育大会蓝图纵深推进、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擂响战鼓之际,广工将于2月24日开学第一天召开贯彻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会议暨2025年学校工作会议,以省理工科高校“长子”的使命担当,书写教育强省的“广工答卷”。学校官微Kaiyun平台 开云体育官方入口推出高质量发展看广工专栏,全景记录这场教育报国的广工实践。
过去一年,广工锚定教育强国战略,在粤港澳大湾区热土深耕厚植:以“新工科”重塑育人生态,以“大平台”集聚创新势能,以“深改革”激发办学活力,构建学科交叉与科教融汇新范式,为广东制造业当家锻造硬核支撑……这组报道既是向教育现代化进军的冲锋号,更是向新质生产力跃迁的宣言书。我们将Kaiyun平台 开云体育官方入口通过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等维度,解码高校与区域发展同频共振的广工密码。本期围绕2024年本科教学亮点工作展开论述(点击文末栏目名称查看更多文章)。
坚持“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强化课程思政,发挥大思政课建设协同创新中心作用,打造工科特色鲜明的“大思政”格局;坚持学生发展、产学融合、模式创新“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思路,实施产教融合、学科交叉、个性培养创新创业和湾区协同“5I”路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积极践行“人人参加体育锻炼,人人喜欢体育运动,做到终生离不开体育”的广工体育理念,构建“课程+锻炼+体测”课程体系,擦亮广工体育名片;打造“五美育人”渐进式美育体系,发挥美育工作坊作用,扩大学生受益面,凸显美美与共美育特色;积极丰富本科生劳动教育形式,将劳动教育纳入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与创新创业活动中,助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2024年,9186名本科生顺利毕业,男篮获亚洲大学生三对三篮球锦标赛冠军、世界大学生三对三篮球联赛第四名,原创舞蹈作品《洪流》获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优秀创作奖。
以审核评估为契机,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科学制定评估方案,明确职责,有序推进,组织全校33个职能部门和27个教学单位完成自评自建,总结成效,凝练特色,高质量形成自评报告;高效组织线上入校评估工作,专家组充分肯定了学校办学成效,针对性提出意见建议,为学校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学校人才培养改革实践案例被专家组推荐为“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学示范案例”。蹄疾步稳推进整改工作,对接国家政策,结合我校实际,明确时间表与路线图,将整改落实到长期规划与日常工作。校领导受邀在广东省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推进会作经验分享,获广泛认可。
擦亮广工新名片,优质生源掀新篇。坚持“全员全过程”宣传理念,以服务考生为导向,以讲好广工故事为抓手,通过官方媒体平台“黄金档”传递权威声音、依托学院教师力量奔赴省内各地市与数万考生家长面对面,提高学校的赞誉度、美誉度,实现本科生源“稳、升、好”。通过省内历史类招生结构性调整、院校专业组“一院一组”等多措并举的措施实现2024年省内最低排位稳中有升,普通类物理最低分552,最低排位67831;省内普通类历史最低分533,最低排位21187;全校14个学院、64个专业最低排位稳步上升;优质生源充足,高分段考生人数进一步上涨,生源总体实现“提质进位”目标。
固本增效强发力,服务万千本科生。2024年,全校招生专业82个,本科在校生40097人,开课教学班15791个,组织5172场、343976人次的课程考试,本科教学工作量577781学时。
聚焦需求,教学管理服务提质增效。师生为本,升级教务处网站;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开放1004个转专业名额(比例从去年的3.73%提升至10.11%);持续完善学业预警和学习发展指导工作,326名结业生及时返校重修;加强精细化管理,全校本科生实验课全面纳入教务系统;首次发布《教学监控学情报告》《近三年本科生转专业情况概览》,展示教情学情;汇编《数览广工人才培养》《本科人才培养典型案例》《人工智能赋能本科课程教学的广工实践》《广东工业大学卓越工程人才产教融合培养实践班》,全面展示学校本科人才培养成效。
制度引领、质量为先,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修订了《广东工业大学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章程》,制定了《广东工业大学本科专业优化调整实施方案》《广东工业大学2024年本科专业优化调整方案》《广东工业大学工业软件人才培养专项实施方案》《广东工业大学本科教材建设规划(2024—2027年)》《广东工业大学“本硕贯通培养计划”实施方案》《广东工业大学“133”课程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方案》等7个文件,强化顶层设计。
调整优化专业布局,推动卓越育人迭代升级。建立学校专业动态优化调整长效机制,增设布局新兴急需专业。2024年获批新专业2个(新能源汽车工程,网络空间安全),申报新专业5个(工业软件、西班牙语、量子信息科学、智能建造、国土空间规划),停招专业6个(城市地下空间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工程造价、网络工程、信息安全、车辆工程),撤销专业1个(会展经济与管理)。58个本科专业直接支撑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等广东省“双十”战略性产业。
深耕内涵建设,推动课程高质量发展。提出以“质量提升”为1个总目标,锚定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考核与评价3项改革任务,重点推进人工智能+专业核心课程群、本硕贯通课程和通识类课程体系建设3个专项行动,全方位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
持续深化课程思政改革,8个项目获批认定广东省2024年度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示范项目。推动精品课程提质创优,3门课程入选广东省集成电路及软件专业课程群立项建设课程;26门课程申报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课程申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精品课。立项建设人工智能+课程(群)48门;遴选本硕贯通课程100余门。组织“十四五”本科规划教材遴选,6部教材获广东省教育厅推荐参评。
5I并进,探索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面向大湾区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需求,组建涵盖集成电路等多个新兴领域的现代产业学院13个,开设创开云网址 kaiyun官方入口新班等7类特色培养班,开设航英班等13种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班,开设人工智能艺术设计等14个微专业,着力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与顺丰科技、顺丰航空分别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实践教学基地,开启基于低空经济卓越工程师的人才培养;参加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奖励计划”,强化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2023年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位列全国第14位(连续两年蝉联广东省第一)。
响应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推进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进人工智能+专业核心课程群专项建设,起草《广东工业大学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专项实施方案》,制定《广东工业大学“人工智能+专业核心课程群”实施计划》;组织人工智能赋能教学专题讲座3场。15个教学单位、25门课程启动AI赋能课程教学试点;1个案例获评广东省首批“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典型应用场景案例,并在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联盟平台上展示。
“5I”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广受关注,校领导受邀作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旨报告9场。邱学青校长在《中国高等教育》发表论文《地方工科大学卓越工程人才培养“5I”新路径探析》,并受邀出席2024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年会和第九届华为全联接大会并作主旨报告;学校现代产业学院集群改革实践“助力湾区产教融合跨界协同‘广工模式’引领卓越工程人才培养”入选“2024年中国工程教育改革先锋案例”。
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更是承前启后,以良好发展态势迈向“十五五”的开局之年。2025年,学校将继续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持续深化“三位一体、5I并进”综合改革,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全力服务学校“十五五”新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贺天举回应:郭艾伦受伤我第一时间发信息关心鼓励,请别再拿我当线月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00655例,死亡95例
轰28+10+10!勇士双向合同签约1米98控卫:最新14+3阵容出炉
姨夫姨妈是丁克,我意外发现年入3000万的姨父在外有人,还有孩子,我告诉姨妈,她说我多管闲事
赛先生科学携手北大图图妈:全网首发「 AI 超能少年开云网址 kaiyun官方入口」,开启教育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