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体育中国)kaiyun官方网站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体育局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体育工作的若干措施》的通知—Kaiyun体育网页登录入口

新闻中心

NEWS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体育局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体育工作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2025-02-19 02:32:32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精神,把握好教育工作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深刻学习领会党和国家在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意义,加快补齐学校体育工作和学生体质健康短板,市教委会同市体育局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体育工作的若干措施》,现印发给你们。请各区教委会同区体育局结合实际,加强组织管理,强化责任落实,做好统筹协调和条件保障,确保各项措施在中小学落实见效。

  为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挖掘学校体育的育人功能,加快补齐学校体育工作和学生体质健康短板,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制定如下措施。

  一、落实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实施学生强健体质计划,发挥体育在促进学生德育、智育、美育、劳育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强化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刚性要求,突出体育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中的重要作用。强化体育课程思政教育,深度挖掘体育课的育人价值。

  二、打造效果显著的体育课。严格落实体育课时要求,小学和初中每天1节体育课,高中每周3—5节体育课,没有体育课的当天要安排不少于45分钟的体育锻炼。全面落实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大单元教学、初中男女生分班教学和高中模块化教学,积极推进“体育选项走班制”教学试点。

  小学、初中要将“三大球”至少一项纳入体育课必修内容,高中要开设“三大球”模块教学。积极组织中小学生开展冰雪运动的普及推广活动,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应将冰雪内容列入体育课开展教学,支持建设市级冰雪项目高水平学生社团。

  学校每学期要制定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明确开设项目、教学内容、课时分配、教学效果等内容,确保义务教育阶段每名学生掌握至少2项运动技能。严格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每节体育课安排不少于10分钟体能练习。切实做好体育课的运动负荷监测,杜绝“说教课”和“不出汗”的体育课,防止教学内容碎片化、随意性。学校要开齐开足体育课,不得以任何形式挤占体育课,杜绝“阴阳课表”。

  三、丰富学生阳光体育活动。确保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其中至少要有1小时中等及以上强度体育锻炼,促进学生肌肉力量、骨骼强健和心肺功能的发展。推广体质强健计划,组织开展教师、学生全员参与的跑步活动,针对不同场地条件、不同年级,制定不同的跑步距离,建议:小学1—2年级每次200—500米,3—4年级600—800米,5—6年级800—1000米,初中1500米以上,高中2000米以上。学校每年要组织全员参加的冬季长跑或春季接力跑活动。

  要充分利用大课间和课Kaiyun体育官方网站 开云登录网站后服务,组织学生开展球类、跳绳、踢毽、跳皮筋、拔河、跳竹竿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飞盘等新兴运动不少于10个项目轮换活动。义务教育学校要落实大、小课间时长要求,督促学生走出教室、走向户外,探索具有本校特色和适合学生活动的项目。

  四、大力开展学生班级联赛。学校每学期要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班级联赛,小学每班不少于5场,初中不少于4场,高中不少于3场。比赛项目由各校根据区域特色、学校传统、场地条件、季节气候等条件设计安排,其中,至少组织1场“三大球”班级赛。校园足球、篮球、排球特色学校应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相应“三大球”班级联赛,每班每学期不少于5场。

  五、科学Kaiyun体育官方网站 开云登录网站精准提升学生体质。加强市、区、校三级学生体测数据和体检数据的整合、分析与比对功能,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手段,建立学生线上“健康师”辅助机制,帮助家长动态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引导家校合作科学指导学生有效开展体育锻炼。

  各区要针对本区体质健康统测排名后1/3的学校,精准实施帮扶计划,因地制宜制定改进和提升方案。针对体质健康测试中的薄弱项目,实行弱项强健行动,强化上肢力量提升。各区要指导学校落实相关要求,小学、初中要在2025年底前配齐单杠等体育设施。

  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全体教师的体育综合素养,引导中小学教师全员参与学校体育工作,形成全员体育的良好氛围。学校要选优配齐体育教师,编制不足的学校可聘用“银龄”教师和编外兼职体育教师(包括教练员、退役运动员)。深化“区聘校用”改革,完善教师交流轮岗机制,加强区域内、集团内体育教师统筹使用和精准流动。

  实施体育教师培训提升计划,到2027年底,各区要对体育教师轮训一遍。完善教师待遇保障机制,将体育教师承担的体育课间活动、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体育家庭作业、课余训练、体育竞赛、课后服务等工作统筹计入教师工作量。

  七、深入推进体教融合机制。推进体教融合,发挥体育部门在体育科研、竞赛组织、场馆使用、运动员和教练员选派等方面的专业优势和资源,支持中小学体育发展。探索建立体校与中小学结对发展的创新模式,原则上市级体校与不少于2所学校结对,区体校与不少于5所学校结对,体校副校长兼任结对学校副校长。

  区体育部门要根据学校需求,安排体校教练员、优秀退役运动员等,每周指导学生开展至少1次专项训练,并对体育教师进行专门辅导,每年举办至少一期“三大球”、田径、游泳等项目体育教师运动训练培训班。各区每年组织不少于10场“冠军进校园”活动。

  八、完善评价机制,加强督导检查。完善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评价机制,进一步突出学生实际获得,将体质提升、技能增强、运动参与、习惯养成等作为评价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指标。充分发挥督导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将本措施中各项要求,纳入学校体育专项督导和中小学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各区督导部门适时开展对区内学校的体育专项督导,督促指导学校将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各学校要落实主体责任,切实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工作。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华禹教育网()所提供的信息为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参考,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全国热线:13827799655

联系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佛平三路1号金色领域广场1座2903室

Copyright © 2024 开云体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粤ICP备19075268号